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第七届“网络文学+”大会网络微短剧分论坛在京召开——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的“双向奔赴”

点击次数:2024-07-16 13:32:52【打印】【关闭】

7月13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网络微短剧分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分论坛以“内容孵化与健康发展:网络

7月13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网络微短剧分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分论坛以“内容孵化与健康发展:网络文学的业态拓展”为主题,聚焦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的融合发展。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行业协会、网络文学及网络视听平台、制作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的融合升级、精品创作、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和交流。
新趋势
共谋产业多元发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指出,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要相互赋能、携手追求精品。她强调,网络文学和网络微短剧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生的文艺形态,同传统文艺作品一样,承载着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的重要使命。文学是源头,有丰富的IP资源,要打通从网络文学到网络微短剧的转化道路,充分发挥文学的内容引擎作用,在转化创新中实现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表示,近年来,文艺作品创作、传播、开发的产业链逐步完善,网络文学作品向微短剧转化的比重不断提高。网络文学与网络微短剧的“双向奔赴”,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要聚焦精品创作提升,推动行业提质升级;要加强双向融合转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行业从业者要抓住时代机遇,突破单一发展模式的局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方向
市场呼唤精品佳作
为进一步推动首都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广电局策划发起“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为优质微短剧项目提供内容审核、评奖评优、宣传推广等一揽子政策扶持。

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目前各影视制作和内容平台对网络文学品类开发仅为10%,在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微短剧有望成为承载网络文学作品最丰饶的土壤。但微短剧目前仍然存在剧集数量过长,内容质量不稳定,题材趋同等发展困境,行业亟须向内容精品化、主流化方向提质升级,实现“网络文学+”新业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
分享了从她的视角观察到的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携手联动”。许苗苗表示,在网络文艺中媒介适应性是网络文艺发展的保障,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相互借鉴、各有所长。网络文学和微短剧的内容创作需要拓展思路,多从现实生活中找灵感、讲故事,让微短剧的微和短积累成强和长。
新生态
持续探索行业赋能
近年来,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抖音、快手等多个内容平台相继推出针对微短剧的扶持计划,助力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在多个层面形成有力的双赢趋势。

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
介绍了爱奇艺“云腾计划”,微短剧的受众人群和网文市场高度重合,网络文学改编网络微短剧具有天然优势;网生市场与年轻团队相辅相成,走向创新、精品、多元的方向。

抖音短剧负责人王晨:
介绍了抖音“辰星计划”,他认为,打造精品微短剧需要行业携手,打造精品爆款。微短剧要传递社会价值,折射时代变革,聚焦现实生活,捕捉普通人美好追求,用审美高度激发文化生命力。

阅文集团短剧负责人杜昊表示:
短剧“不小”,要持续在内容上赋新。高质量的内容创造离不开清晰的IP改编路径和平台的流量整合扶持,要优选爆款 IP,挖掘精神内核,关注用户需求,守住内容底线。
新链接
打造核心竞争力
圆桌分享环节,来自网络文学及微短剧产业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创作者齐聚一堂,就“网文平台和网络视听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及“精品IP如何实现内容破圈”两个方向话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中文在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谢广才:
从内容平台方的角度看,更受微短剧受众欢迎的优质网络文学内容通常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强情节、快节奏;二是题材多样化;三是人设鲜明、角色吸引;四是情感共鸣。
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
内容一定是第一位的,网络文学的内容通常平易通俗,内容紧凑,易于改编,与短剧节奏相吻合。好内容情节要新颖,故事内核要创新,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丰富的故事内容。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风华:
成功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文学作品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母本”,优秀的影视改编离不开优秀的文学作品。
优酷短剧合作负责人赵悉暄:
介绍了优酷基于网文IP联合开发为核心的“扶摇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提升短剧行业的“创作力”,找到好的IP,供给到好的制作公司,共同创作出有竞争力的优质作品。
快手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海月:
创作者获利的分账模式是短剧业务发展的经济基础,平台的生态内容建设是上层建筑。内容平台支持与一些已有良好内容基础的网文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也希望通过 IP 改编提高平台的作品质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橙瓜见证·网络文学百强作家缪娟:
从自身角度分享了对于网络文学和微短剧融合的感受,在其看来,写作和阅读都是很寂寞的事情,但是网络文学和微短剧让它变成了一个盛大的party。
新突破
合力推动产业升级
在网络文学和微短剧融合式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从源头上推出更多优质IP,打造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
破圈关键在于跨界融合问题,要解决产业链价值的共通共享,实现内容价值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最大化。要完善优质内容创作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文化投资评价等专业技术手段,形成多模态传播矩阵,在破圈和跨界融合中找到有效的平衡。
七猫纵横文学高级副总裁许斌:
要坚持高品质内容培育机制、强化版权保护机制以及开放合作机制,要注重用户体验和读者互动,注重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鼓励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好有本领常务副总经理安迪: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观众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于内容和情节的密度要求也更高。内容去水化、制作专业化是在众多同质化内容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十二升肖联合创始人刘帅:
在创作内容之前,会首先熟悉受众,了解不同平台上观众的特点和偏好,在完整表达故事内涵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投放平台,调整故事的叙事方式、故事节奏,使观众有更多的参与感。
女作家、总策划兼编剧锦沐:
从创作之初就要对受众有清晰的画像,尊重创作者自由、独特的表达可以打破同质化僵局。完成剧本只是第一步,需要各个环节共同的努力与付出才能变成画面,最终验收的人是观众。
“以小见大,微而有为”,网络文学和网络微短剧的“双向奔赴”是相互赋能、相互滋养、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必将开出茁壮的花朵,收获丰硕的果实!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