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 诉讼全程通过网络进行
点击次数:2017-08-19 09:48:28【打印】【关闭】
杭州8月19日消息(记者李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明确依托杭州铁路运输法院,试点设立专门审理涉互联网案件的杭州互联网法院。昨天(18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
杭州互联网法院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它将以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从起诉、立案、举证、开庭、判决等全部可在网上完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也将融入互联网法院平台系统,从而探索设计一整套适应互联网模式的司法规则和诉讼流程。
昨天上午9点40分,随着法官王江桥敲响法槌,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以来第一次庭审正式开始。这是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原告是小说《后宫甄嬛传》作者吴雪岚,被告是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及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别的法庭不同,这是一个不设原告和被告席的法庭,法官面对的是一个大屏幕以及远程视频设备,在而双方当事人分别在杭州和北京,通过远程视频参加开庭。这次庭审过程非常顺利,原被告同意进行调解。
本案法官王江桥介绍,网上诉讼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把很多原本属于庭审时需要去解决的事情,全部前移,包括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的争议焦点提前推送,这样就节省了庭审时间。
新诞生的互联网法院,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显得很前卫:形式上以互联网手段帮助法院审理案件,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等手段开庭审判。杭州互联网法院还对现有诉讼进行了全流程再造。在审理中,依托网上诉讼平台,提供“网购”一样便利的诉讼服务,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等每个环节都实现了全流程在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诉讼。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介绍,根据前期统计,用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的效率非常明显,“平均开庭时间仅25分钟,平均审限32天,开庭案件均实现100%在线庭审、在线判决、网上送达。”
内容方面,则是将涉及互联网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出来,专门审理、研判涉网案件,推进互联网治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杭州互联网法院是一审法院,集中管辖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涉互联网案件。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深远介绍,总共有六类:1. 互联网购物、服务、小额金融借款等合同纠纷;2. 互联网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3. 利用互联网侵害他人人格权纠纷;4. 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侵权纠纷;5. 互联网域名纠纷;6. 因互联网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
杭州作为互联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了如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天猫、网易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涉电子商务纠纷多发频发,现实司法需求大。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揭牌成立,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一项制度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志刚教授指出,网络纠纷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位置的存在已经失去了意义,网络参与者的每一次活动都可能是牵涉甚广的跨界活动,而跨界诉讼的结果,是当事人承担了高额的诉讼成本。设立互联网法院,能够节约诉讼参与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传统的法院设置模式和审判运行方式都是产生于农业时代,完善成熟于工业时代。在信息化社会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案件如果跨越千山万水,不仅舟车劳顿,而且时间和精力成本都极高。互联网法院的审理模式,可能是司法公开和司法为民的最好的方式。这种司法为民,包括在网络时代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信息化时代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不是这种最好的司法为民的方式?”
此外,互联网法院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于志刚还认为,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立,是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一次有益实践,“我们主动地抢时间、抢占先机,设立了第一个互联网法院,中国治理网络空间的首要主张或者核心主张就是网络主权,怎么维护网络主权啊?司法主权是最中心的部分。”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最大特点是诉讼全程通过网络进行。从起诉、立案、举证、开庭、送达、判决、执行全部在网上完成,当事人无需舟车劳顿,打官司将像网购一样便捷。以起诉环节为例,当事人遇到网购纠纷,可打开专门的网页或APP,先通过与公安对接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填写结构化的信息起诉或应诉,再通过网银或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缴费,立案后系统自动关联电商平台订单提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