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网络东风 展非遗魅力
点击次数:2017-09-18 09:29:16【打印】【关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记忆的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数字印证了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但同时,传承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担也摆在了国人面前。此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活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借来了网络东风,势必让非遗释放更强大的文化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借网络东风,聚非遗粉丝。时代发展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新文化艺术种类冲击着世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而网络更抢占了大量人力资源,非遗传承面临人气之忧。非遗要走出时代困境,必须迎合时代发展大潮,树立互联网思维,在网络空间占得一席之地,凝聚更多现代粉丝。非遗网络传播,正是借助网络的开放、共享和超高人气,让人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提高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尤其是要抓住青少年这个重要的上网群体和传承文化的生力军,以网络的影响力熏陶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借网络东风,留非遗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淬炼、无数次的优胜劣汰,能够保留下来并最终得到全人类认可的一定凝注了先民的心血,也必定蕴含着辉煌的历史、文化之美。但如今,一些传统技艺、老绝活儿、老习俗却不断受到失传的威胁,这些文化之美极有可能消失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之中。网络传播则为留住非遗之美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一来,借助网络,通过技术手段让这些传统文化形式的影像、文字资料得以长期保存,把记忆的美留给后人;二来,通过网络唤起人们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以切实行动让非遗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把真实的美留给后人。
借网络东风,展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借网络之力传播非遗,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非遗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网络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网络东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穿越千百年的时空和千里万里的距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久久回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用于创新”,因此,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即善假于网络,借网络之东风,让非遗的文化魅力代代传承、发扬光大。